第454章 二凤:感觉像极了某位杠精,海瑞有话他是真敢说啊(2/3)
私心,或许不够详尽审慎,确实像胡寅说的那样会扰乱政事,有不能让陛下满意的地方。
那些不是这样的情况,陛下的失误,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大兴土木、祈祷祭祀的事。
以及身边的奸邪小人,使得陛下不相信大臣,不上朝而且生活没有节制吗?
陛下如果确实知道修炼道教没有益处,臣子们的改变行为,百姓们的跟风效仿,天下的安定与不安定、治理得好与不好都由此而来。
能够幡然悔悟,每天上朝处理政务,和宰辅、九卿、侍从、言官们商讨国家的利弊。
改正几十年来在治国之道上的失误,使自己的品德高于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也让您的臣子们能够洗刷几十年来阿谀君主的耻辱。
使他们自己置身于皋陶、伊尹、傅说那样的贤臣之列,君臣共同改正错误。
一直到现在,天下的百姓,难道会有不受到这种做法的好处的吗?
治国之道不端正,臣子职责不明确,这是天下头等大事。
对这件事如果不说,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大臣们为保住禄位而表面阿谀奉承,小臣们害怕获罪而当面顺从,陛下实在有许多未能察觉因而未加改正施行的问题,对此我常常感到遗憾。
因此,我冒死竭尽忠诚,恳切地向陛下进言。
只要在改变心思、转变方向之间做出努力,天下是治理得好还是不好,百姓与万物是安宁还是不安宁,就都在此一举了。
恳请陛下留意,这实在是国家的万幸,天下的万幸。
我怀着极其惶恐战栗的心情,亲自撰写了这本奏章,恭敬地呈奏给陛下知晓。
“……”
反正时锦初是没看出来,海瑞哪里怀着惶恐战栗的心情了?
还有他说嘉靖和严嵩那一段,白话翻译过来是这个意思:
陛下又会认为,高悬刑赏的手段来督责率领臣下,各类事务都有人分别治理,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这样一来修道求仙也就没有害处了吧?
“……”
人在年幼时学习,并没有致君泽民这类特别的学问。
成年后行事,也没有致君泽民这类特别的心思。
《尚书·太甲》说:“如果有人说的话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