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他割舍不下权力,古代守孝规范,万历皇帝抄家张居正(1/3)
在古代,守孝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仪规范。
一般来说,官员遇到父母去世,需辞官回家守孝,称为“丁忧”。
这一制度在汉朝就已确立,唐宋明清等朝代均严格执行,以体现“以孝治天下”的理念。
但朝廷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官员提前回朝任职,称为“夺情”,如张居正就曾有过“夺情”之事。
守孝期限通常为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
这源于儒家观念,认为孩子出生后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抱,所以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孝三年以报答养育之恩。
守孝期间,孝子要在父母坟旁搭建简易草庐居住,如孔子的弟子曾在其父母墓旁结庐守孝。
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需在坟旁,也可在家中守孝,设置灵堂,供奉牌位。
期间要穿素色、粗糙的丧服,初期一般为麻衣,随着时间推移,服饰材质和颜色会有变化,如渐用麻葛等。
而古人在守孝也有饮食规范。
守孝初期只能吃粥,后期可逐渐增加蔬菜等简单食物,忌吃荤腥、饮酒等。
如汉文帝刘恒的遗诏中就有对守孝期间饮食等方面的规定。
且禁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不得嫁娶、赴宴等。
也尽量减少与外界的交往,以专心守孝。
守孝期间要定期举行祭祀仪式,如在“三七”“五七”“百日”“周年”等时间节点。
孝子都要进行相应的祭祀,摆上祭品,焚香烧纸,跪拜行礼,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敬意。
一套流程下来,也知道张居正为何不愿回乡守孝。
他割舍不下手中权力。
他迷恋且专权。
“以治国兴邦为理想的能臣张居正也迎来了人生的暮年,张居正的去世让很多人扼腕叹息,也但也有很多人在私下弹冠相庆。”
“1582年,张居正病重,万历皇帝特别下旨将张居正晋升为正一品太师,成为明朝极为罕见的文官活太师。”
“九日后,张居正去世,终年58岁,谥文忠。”
“半年后,文官集团纷纷上书弹劾张居正,万历下旨将张居正抄家。”
“前去抄家的锦衣卫不仅把张居正的家产洗劫一空,还逼迫张居正的家人们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