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百官人麻了,又是升格设院,又是科举取士的(4/5)
病吃药的负担,朝廷对医学医药领域重点关注。”
“济世馆由寿杏侯带领,在医学领域作出巨大的研究成果。”
“……”
“经由陛下御批,朝廷决议,正式升格济世馆为济世院,为正三品官署。”
“设立大唐医学院,招收学子,培养教导,完善医学人才体系。”
李承乾说完,殿内都没声音了。
大家都懒得有反应。
又是一个正三品,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只是有点唏嘘感慨,管不得这几个月,陛下与太子,还有诸公会这么忙碌,又是一点口风都不透露。
原来事情,真的太大了。
其他不问,就天工与济世两个,要设立学院就特么夸张了。
“八:建立健全科举取士制度。”
李承乾又是丢出一个重磅炸弹,“为确保人才的使用,有效公平的人才选取途径,大量优秀的人才储备,完善人才梯次的结构。”
“在未来五年里,朝廷将逐渐将科举作为主要的选才制度,凡是入仕为官之人,应经由科举考试后,优中选优,择优录取。”
科举取士制度。
他是憋了很久很久,总算是拿出来了。
之前的科举,李承乾是根本就没有过问的。
虽说科举是起源隋朝,唐朝也延续了这一项制度。
但却并不是主要的取士制度。
世家大族也根本不在意科举,他们都走的举荐,察举。
就是一些没有门路的,才去走科举入仕。
而且科举的时候,还不糊名字。
这不是开玩笑嘛,有什么公平公正的?
李承乾不干预科举,任由发展,是他一旦把科举列入主要取士的制度。
世家大族那特么才是要笑开花。
他们垄断优势,本来就摆在那里,把科举推出来,就是给人家向朝廷输送大量家臣的。
谁考的过他们?
那个时候,朝廷才真正的被世家大族给占据。
所以,李承乾搞的试点教育,就是在为科举铺路。
这次科举取士,能敲定下来。
完全是取决于李世民。
一个是他觉得科举取士对他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