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官员进修翰林院,大祭酒李世民(4/5)
力。”
“同时,也是让他们能够更好认识,朝廷推行的政策目的,让他们能够充分的领会到政策含义,这样才好执行。”
李承乾简单解释进修学院的用意后,道:“当然,能够在官员学院进修的,都是朝廷重点培养的人才,一般都会予以重用提拔。”
“以后会成为提拔官员的重要履历。”
高士廉瞬间了然,“这么一说,这进修学院可不得了。”
可不是嘛。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进修学院的好处有多大。
不说往后的提拔重用,要作为重要的选人参考。
就是在一个地方学习,里面的官员结业后,出去都能说一句是同窗。
同窗二字的含金量,太多人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除此之外,也是中枢了解地方治理情况,政策好坏的一种方式。”
李承乾说道。
进修的官员是来学习的,但也会交流地方治理的经验,面临的各种问题。
中枢远在长安,眼光总不能全部都看到,肯定会有看不到的。
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手段,能够了解到民间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
总结相关治理经验,教授给其他官员。
李承乾这是在用这种方式,形成官员培养体系,人才储备体系等。
“原来如此。”
高士廉捻着胡须,道:“此举对天下,对百官都是百利无一害啊。”
“只不过……。”
他有点疑惑的问道:“臣为教导大学士,那学院大祭酒是谁?”
“这官员进修学院该有名字吧?”
李承乾淡然一笑,“学院叫翰林学院,取文翰之林之意。”
这不难理解,高士廉一下就懂翰林之意。
“这名妙啊。”
他对此是称赞有加。
“至于学院大祭酒。”
李承乾神秘一笑,卖关子道:“舅公不妨猜猜,是何人。”
“郑国公?”
高士廉试探行的问道。
“不对。”李承乾摇头,“魏师虽有才干能力,多能直谏献策,却不好担任。”
“那……,梁国公?”
“房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