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奋斗在晋察冀」

第8章 番外:除夕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8章 番外:除夕夜(2/6)

能被古成军做出如此评价,说明张冀西确实是有天赋。

再考虑到,已经完成的两次五年计划,使得国家的情况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现如今,正在进行的第三次五年计划,也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以张浩的眼界,只需要最多再过两个五年计划,整个经济体系,便是可以开始进行转型了。

第一个阶段,我国要保障自身的安全性,所以,发展必须要以国防安全为中心,所以,发展的重心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方面。

而预计,总共只需要通过最多四次五年计划,我国便是可以具备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同时,改善人民生活的细则之中了。

到时候,轻工业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便会成为首要目标。

因此,张浩便是为张冀西选择了政治经济学这门冷门专业。

如今因为种种原因,这门课的招生人员不多,报名的人也不多。

更多的是被调剂到这门专业的。

而像张冀西这样的,全雄安高考第二名的考生,竟然选择了政治经济学这样的科目,也是属实比较难得一见了。

也因此,从一入学开始,张冀西便是已经被很多教授注意到了。

只是,所有人都不太理解,张冀西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个冷门专业就是了。

如果说张华北和张冀西属于是那种学霸的话,那张胜利就属于是学神了。

张胜利,今年不过16周岁的年纪,却已经是雄安大学数学系的大一学生了。

张胜利,可以说是整个家里,智商最高的一个人。

而相对的,和张胜利作为龙凤胎的张淑安,则是全家智商最低的。

张胜利的智商,接近160,而张淑安的智商,只能算是普通人,只有110的水平。

也是因此,年仅十六岁的张胜利,和张冀西还有张华北同年参加了高考,并且一举考到了史无前例的741分的成绩,摘得了状元的宝座。

是的,如果张胜利和张冀西错开参加高考的话,说不定他们家能够连续两年出两个状元呢。

而老小张淑安,张浩在发现其智商确实是不如几个哥哥以后,也是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求其健健康康的长大就是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抗战,奋斗在晋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