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奋斗在晋察冀」

第18章 番外:航天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8章 番外:航天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2/6)

引下,误差只有不到20厘米,巡航导弹甚至于能够做到从窗户之中穿过,进入到房间之后,再进行爆炸。

这一战,也是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我国的发展水平,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全世界的战争形势开始发生变化,从之前的大兵团对决,开始向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开始进步。

76年,经过那位老人家最后的指示,我国正式开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

80年,神舟1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紧跟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便是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82年,神舟2号和神舟3号飞船先后发射成功。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飞行期间,飞船还进行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实验。

在神舟2号飞船的基础上,我国重新设计并制造了神舟3号飞船。

神舟3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几乎完全一致。

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后,在神舟3号飞船的基础上,次年五月份,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4号飞船,这艘飞船,携带了和人体重量基本一致的假人,此外,还携带有小白鼠以及其他植物总计数百种。

飞船在太空中总计飞行了六天的时间,返回后,经过一系列测试,我国的载人航天,也是正式进入到了倒计时阶段。

84年10月12日,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一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着我国第一位航天员,在轨飞行15圈,历时23小时12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留下轨道舱后,成功返回到了地球。

这一天,被所有人铭记,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完全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此后的十年时间里,我国多次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从最开始的一名航天员,然后两名航天员,三名航天员

直到95年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同时携带五名航天员进行升空的能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抗战,奋斗在晋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