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魏于附和迎范卢(2/5)
。二郎,大郎现是曲心降了李密,老夫若不还洛口,他伤好之后,他底下该怎么办,他一人在彼处,他还好决定;而若老夫还到了洛口,多了老夫这个拖累,他岂不是愈加为难?俺不能让他因为俺不义到底,行事两难。再且,多赖二郎照顾,老夫在贵乡,日子过得逍遥快活,洛口那厢仗打个不休,老夫又何必去受那份苦罪?”
原来不还洛口,是徐兰向徐盖提出的建议,李善道不免多看了徐兰两眼。
这不仅是一个“亲情”上的决定,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姿态”的决定。
徐兰能够说动徐盖,使徐盖不还洛口,留在贵乡,这对徐盖言之,必是一个艰难做出的选择;而对李善道言之,这是一份默默的支持,称不上特别关键,可徐盖是徐世绩的父亲,其虽非李密帐下将校,身份与寻常人不同,他能做出这个决定,对现在的李善道也是个不小的帮助。
徐兰没有说话,温婉地坐在席上,不过迎着李善道的目光,未有躲避,大方的微微一笑。
过去这一个来月,先是征战陕、虢,随继反杀柴孝和,然后是急还河内,处理翟让被害这桩大事带来的种种军政影响、后果,李善道可以说渡过的是血雨腥风、惊心动魄,此际堂上,熏香的淡淡香味袅袅,火盆烧得堂中如似暖春,再又徐兰这一婉约而笑,李善道蓦然心动。
“徐娘子……”三字出口,李善道底下不知该说甚么好了。
砰的一声,有人在边上拍了下案几。
李善道等转目看去,是徐世感。
徐世感小小少年,激愤之色,行於言表,他大声地说道:“将军讨密贼的檄文,俺拜读了!以前俺被密贼迷惑,原尚以为他是个好汉英雄,不意却他奸诈不义,是一贯有之!翟公无辜被害,我兄险些命丧,此仇此恨,滔天之水,不能冲洗。将军讨密贼之日,俺敢愿从之!”
“徐公,三郎年纪岁少,忠义满膺,有公之风!我恭喜公,生了一个忠义的好儿郎!”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徐世感可能是因为年纪还小,其性,与徐世绩的现实主义确实是有不同,向来义字当先,年龄尽管才十几岁,言谈举止,极有慷慨雄烈之气。
对这个老三儿子,本来徐世感就最小,老人家喜欢小儿子是人之常情,兼以徐世感行事,确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