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高俅的连环打压(3/4)
也在思考对策,等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高俅、蔡京和童贯从皇宫出来后,立刻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他们的阴谋行动。
高俅在政治上,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阴险的手段。他先是指使自己的心腹在朝堂上故意挑起与李纲的争端,就一些模棱两可的政策问题与李纲展开激烈辩论,然后歪曲李纲的观点,向宋徽宗进谗言,称李纲独断专行,不尊重圣上的权威。
在一次讨论边疆防御的朝会上,李纲提出了加强边境军备、增加戍边兵力的建议。高俅的心腹立刻反驳道:“李纲大人此议,看似为了边防,实则是劳民伤财。如今国内民生艰难,应当休养生息,而非大兴兵戈。”李纲据理力争,详细阐述了加强边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高俅却在宋徽宗面前进言:“陛下,李纲如此固执己见,丝毫不顾朝廷财政的困难,其心可诛啊。”宋徽宗听了,心中对李纲产生了一丝不满。
此外,高俅还暗中拉拢了一些与李纲有过嫌隙的官员,让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弹劾李纲。这些官员纷纷上书,罗列了李纲在工作中的种种“过错”,比如处理事务不够圆滑、对待下属过于严苛等等。高俅将这些弹劾奏章精心整理,呈递给宋徽宗,进一步加深了宋徽宗对李纲的负面印象。
蔡京则把目标对准了柴进。他利用自己在户部的权力,对柴进家族的产业进行了严格的税务审查。蔡京故意挑出一些微不足道的财务漏洞,然后大肆渲染,声称柴进家族偷税漏税,数额巨大。
他派出一群精明强干的账房先生,对柴进家族的所有生意往来账目进行逐一清查。哪怕是一些小小的账目差错,也被他们无限放大。比如,某一笔货款的入账时间晚了几天,或者某一项支出的记录不够清晰,都被说成是严重的财务违规。
同时,蔡京还指使地方官员对柴进家族的田产进行重新丈量,故意将田亩数量算多,从而增加赋税。柴进家族的管家前去申辩,却被地方官员蛮横地赶了出来。
童贯则把矛头指向了赵天明的产业。他首先买通了赵天明旗下一家酒楼的掌柜,让他在酒菜中动手脚,导致不少顾客在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
童贯趁机安排人在酒楼外大肆宣扬此事,说赵天明的酒楼使用变质食材,坑害顾客。一时间,酒楼的生意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