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第379章 盐铁论的本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79章 盐铁论的本质(2/3)

商弘扬一派认为:先帝要打击匈奴,修长城,开支巨大,所以才制定了盐铁官营的政策,如果放开官营,朝廷失去这部分收入,拿什么钱来招兵买马,拿什么钱来养兵?

简单来说,以世家大族、诸侯为首的一方,要求放开盐铁专卖,实行市场经济,代表中央朝廷的桑弘羊一方,则坚决执行计划经济。

太后今日重读盐铁论,意欲何为?

盐铁论篇幅太长,徐光启也只读了太后标出来的那几段,待他读完,朝堂上一时寂静,大臣们都等着太后发言。

只听太后低沉严肃的声音,缓缓说道:“元始六年的朝堂辩论,后世一千多年,一直争论不止,文人士大夫们的辩论文章,汗牛充栋,但在本宫看来,大部分读书人都在泛泛而论,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

或是知道了,却不敢明确说出来,只能泛泛而论。

盐铁论双方争论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利润,是利益……

今日之大明,诸位别看后金已灭,北元、东倭、南海上的弗朗机人、都威胁着我大明的安全,西南边的三宣六慰和交趾,都失去了控制……

国内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内忧外困,与原始初年的大汉王朝,何其相似?

本宫为何要在此时重提盐铁论?盖因许多人反对开海通商,这些上折子的人,哪个心里不明白?朝廷不开海通商,大明商人就不走私了吗?

谁来告诉本宫,这每年流入大明的五六百万两白银,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众臣心下骇然:这么多?都赶上大明国库的税收了……

就听太后继续说道:“说穿了,这些人就是想将开海通商的利润,朝廷的利润是税收,商人的利润是差价,但是,五六百万两白银,朝廷收到税了么?

没有!都进了走私商人的荷包里。

农民不交税,就被定义为反贼,走私商人们不交税,又是什么?

这是其一,其二,你们口口声声说朝廷与民争利?本宫问你们,所谓的民是指什么?种地的农民、做工的工匠、小商人、小地主、小作坊主,这些向朝廷缴税的百姓,他们有能力走私吗?

反而,世家大户、士绅豪商、官僚阶层,享受着朝廷的优免,不用缴税,家大业大,他们才是有能力走私的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