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太尉之子,年轻贵族(2/3)
与天边的天青白云相接,美不胜收。
地广人稀的成契,大官府邸直接坐拥一片湖泊作为内湖似乎是常态,就是城池太大,人口十分分散。
太尉之子沉吟开口道:“张元先生是初到毓梧城吧?”
化了名的林渊应了声是,坦然谈及自己的来历:“祖籍并州人,多年前随家族北狩,定居于天留城,后出门游学,来到兰溟国陪都,遇到淳于大人豪阔招纳家学先生便主动应聘,好积攒些银两。”
并州,北境十六州之一,天留城,成契镇南府所辖大城;北狩,陈朝皇帝及全城大臣贵族被掳北上的美化词语。
当年壬辰之难大量世家被带入成契各地,经过数百年,死了回去的心,扎根于此,有些还出任皇庭与各藩国官职。
淳于家不是,乃成契本土人族,不过听到林渊夸奖自家大方的话,满意捋了捋胡须,为了那几个家族逆子,他开出一年一千两的束脩费用,令得远近方圆数百里文人闻之趋之若鹜。
“先生也教得好,我那几个顽劣的子侄儿如今读书安稳多了……先生似乎会些法术?”淳于枭眸子散发若有若无的光芒。
林渊摊手一笑,“谈不上法术,也就是一些上不得大雅之堂的小手段而已,在下家里也曾阔过,与一名真人颇有渊源,我也接触了一些道教法术,您也知道游学不安定,需要一些防身之法。”
太尉之子笑着应了应,目光在前者身上扫视,没发现什么对不上,修为气息不高,的确只会些防身小法术。
年轻的成契贵族赵贡恰时转身,看向林渊,饶有兴趣的问:“夫子可会作诗?”
林渊轻轻点头,“会一点。”
赵贡笑道:“兰溟国王太后前日在诗会上出了个诗题,难倒场上一大片士人,怎么也不满意,我也没作出来,苦苦纠结至此,先生敢否试试?”
林渊谦虚道:“还是算了,在下也只是粗通,不敢接王太后娘娘的诗题。”
赵贡见状以为他是谦虚,执拗邀请。
林渊是真的粗通,只在幼时跟名家学过几年,后来就学道法去了,作诗只凭感觉和经历,上次作还是在上林学宫,李祭酒的诗会上,凭靠所见所感做了首边塞诗,谈不上太好,但意象充足,因此才拔了头筹。
太尉之子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