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批倒批臭!信心十足的老朱!(5/7)
詹徽与杨士奇争斗,自己该站在哪一边呢?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说道:“今日上朝之前,咱们就说起梁国公在女真三部实施新政,引发我大明书生写信上书一事。当时大家都想请詹大人出面进谏陛下,詹大人可是说过,退朝之后,可到他府上一叙。我们现在要去吗?”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半晌,才有官员开口:“今日在朝会上,陛下并没有让我等讨论此事。依我看,所谓陛下想在大明境内推行新政一事,多半是毫无根据的谣言。我们没必要为了这等不靠谱的传言,就这般如临大敌吧?”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其他官员接话:“说得太对了。那葛松要提及此事,陛下都把他杀了。我们再去挑事,纯粹是自讨苦吃。”
剩下的官员也纷纷附和。
“陛下若真要在大明境内推行这等新政,我们自当拼死劝谏。可这连影子都没有的事,平白无故去激怒陛下,实在说不过去。”
“言之有理,等有了确切消息,我们再反对也不迟。”
“不就是几个无知书生吃饱了撑的给朝廷写信吗?这种人,不理他们就是了。”
“我看也可以抓几个书生,杀鸡儆猴,但不必惊动陛下。”
“眼下这关口,我们再一起去詹大人的府上,恐怕陛下真要龙颜震怒了,还是别去了,都散了吧。”
官员们你一言,我一语,意见大多相似。
都觉得朝廷要分田地、改税制之事,不过是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谣言。
《大明日报》上刊登此事,不过是为了宣扬大明朝廷对女真三部的大恩大德。
以此来显示,讨论女真三部,乃是天意所指,民向所向。
给大明的北伐战争加几层合法合理的“外衣”。
这种政治宣传,怎么能当作是朝廷要在大明国内改革的依据呢?
陛下又没让他们议论此事,何必大惊小怪呢?
可詹徽指使葛松公开弹劾杨士奇,摆明了是挑起“党争”。
这个时候去詹徽的府上,就会被杨士奇等人视为“詹党”,多少有点惹火烧身的意味。
论在朝野的威望,为官多年的詹徽自然远胜年轻的杨士奇。
可杨士奇毕竟深受陛下宠信,是陛下潜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