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感动与愧疚(2/4)
他,
无愧中国好少年,
无愧堂堂华夏男儿……
潘亿年快走两步,接过父亲手中的绳索,拖着山本母鸡的胳膊前行。
可紧接着,潘亿年感觉身后拖在地上的胳膊一轻。
潘亿年,扭头看去。
只见,苏颖布置从哪找来一条绳索,不嫌脏的捆在了山本母鸡的胳膊上,冲着他嫣然一笑,快走两步,跟他一起拖着山本母鸡的胳膊前行。
潘亿年微微一愣,随即嘴角上咧,看着前面呼啸而来靠着道路两边停下的车队,挺直了脊梁,跟其他几位拖着山本母鸡胳膊腿的汉子对视一眼,快走两步,越过了潘安邦四人,越过了长长的石碑队……
就好似,接过接力棒的传承者,昂首向前。
“雪漫残阳,冰著寒山,铁骨傲风。
笑倭奴痴妄,徒施伎俩;丈夫矢志,为复国兴。
南满烟云,松江烽火,铁骑狂飚正纵横。
须来日,看高梁大豆,遍野黄红。
白山昂首苍穹,望林莽,葱葱是古松。
问英灵安在,后生可记:当年壮烈,那日从容?
再度回眸,诗篇血就,当教中华瞩目中。
还休忘,有余魅拜鬼,海上云浓……”
杨靖宇《沁园春》读罢……
潘安邦等人老树皮一般的手掌,紧紧握着四面战旗,昂首大阔步向前,唱起了《西征军胜利歌》……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
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匪心胆惊……”
潘亿年四人再向前……
就这样,四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手持战旗,跟拖着山本母鸡胳膊腿的四个少年,不断交替前行,就好似传承和未来交替往复,更好似带着无数惨死小脚盆子刀下的冤魂和无数跟小脚盆子浴血厮杀的英灵,一往无前。
耄耋之年的老人,也罢;
青春年少的少年,也罢;
白衣着身的村民,也罢……
他们都看到了,停在道路两边,气势不凡的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停下。
仿佛,没有人能抵挡他们前行的脚步,更没有什么能改变他们的意志。
这一刻,什么都没有他们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