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穿越原始部落」

第412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12章(2/3)

种麦子之前,竟然要做这么多的重要工作。

都是种麦子,但她们鲤族以前就是用棍子在地里掘个坑,然后把种子埋进去的。

虽说后续也会做一些灌溉啊拔草之类的工序,但远远没有女娲氏所做的这么精细。

怪不得鲤族种的麦子产量那么低,是因为没有做这些事吧。

她都已经预感到了,播种之前都要做这么多事的话,播种完以后,要做的事肯定更多。

对于风鲤说怪不得鲤族以前麦子产量低的发言,寒枝认为倒也不都是鲤族的问题。

更大的问题在于种子,这就不是高产种子,就是种出花来了,它的上限也还是摆在那,很难突破。

这个麦种不像山药啊,女娲氏目前发现的这种野生铁棍山药,和后世的形态差不多。

这种山药的产量高低,取决于种植技术的发展,因为肥力是山药长好的一大关键。另外你给它选好土,搭架子、浇水施肥锄草,它就可以给你丰厚的回馈。

但麦子,真不是这么好伺候的。

想要提高麦子的产量,播种前的各种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这里面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杂交技术。

寒枝后来发现鲤族人种植的品种,是四倍体二粒小麦,也就比原始品种二倍体一粒小麦产量稍微高一些而已。

要等到这个品种和二倍体的粗山羊草杂交以后,才能形成最古老的六倍体普通小麦。

粗山羊草,是一种全球性的劣性杂草,还是小麦的条锈病替代宿主,有时候会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但是粗山羊草有很好的抗穗发芽特性,也就是农作物在成熟期遇到阴雨天气的话,穗部种子不容易在穗上发芽。

利用这种抗性基因,就可以培育出小麦的抗穗性能,提高产量。

小麦还能从粗山羊草的基因里面继承了可以发面做成馒头或者面包的特性。

这也是之前寒枝放弃发面的原因,不光是没有酵母,还因为这个麦子太原始了,没有发酵的特性。

另外,就算是通过和粗山羊草杂交成为普通小麦以后,也要再经过几千年的培育、选种、杂交,才能形成后世广泛播种的各种高产、优质、抗逆的麦子。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原始,不光人原始,农作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从零开始穿越原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