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何雨柱”18(2/3)
贫道吧!至于敌军物资,充公呗,何雨柱连人家外面那身衣服和军靴都给扒了,这给我军将士穿,他不香么?
粮食,罐头,武器,药品,衣服军靴都往敌军的物资车里堆,比较私人的,香烟,打火机,手表,匕首,洋酒,小酒壶,金银首饰美元啥的就收空间了,以后回四九城装那个啥可以用,当然,手枪也留了很多把。
物资把车都装满后,就都收空间,倒回去送给自家队伍,正缺物资等后援呢,前线和后方电报一联系,何雨柱就出名了。
因为心里某些隐秘的想法,每次回来的时候,何雨柱身上都会带点伤,有时候轻,有时候重。第一次送物资的时候,首长还准备让他留在队伍里,可一个不注意就让他溜了,后面的首长也就不费那个劲了,让他自由发展吧,不过军功那是一笔一笔的记着。
随着何雨柱洗劫的越来越多,这次的战斗也不是原来的三个月才结束的,毕竟“此消彼长”么,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就进入了后面的“边打边谈”时期。
何雨柱回后方给伤员们好好做了几天饭,咋说开着精神力还收罗了不少高丽参和其他药材呢,一个厨子会点药膳不稀奇吧!顺便还给家里写了封信报平安。
几天之后,双方有谈不拢的苗头时,他就又去敌后晃荡去了,此后一年多,他都是两地来回,只不过去的时候是赤条条一个人,回来的时候,那就是满满当当,大车后面拖小车了。
每次他回来的时候,就是大家改善伙食,升级装备的时候,当然,也是何雨柱化身厨子顺带写家书的时候。由于何雨柱的出现,两军谈判时间也缩短了大半年。
可别说这也太夸张了吧,我中华上下五千年,能人异士层出不穷,何雨柱也就比他们多了个空间而已。
(插段话:我本人是相信以前的东方是有修士的,按现在的科学说法倒推一下也行,据研究,人是无法描述认知以外的东西的,我们的认知来源是祖辈代代流传下来并拓展开的。
那么,老祖宗的那些《山海经》里的描述,各类传说又是从哪来的?自古就有的求取长生不老,这个理论哪来的?
不讨论哈,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还有人的寿命,那些没有历史依据的咱不提,咱就说张三丰这一个,有史料可考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