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卑鄙的买办(2/4)
制出了第一批5万单位/瓶的青霉素,这使得战乱中的中国,成功成为当时世界上率先实现批量生产青霉素的国家之一。
这本来是一个利国利民、令人振奋的大事,但是却并没有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
时任财政部部长,也是四大家族成员之一的宋子文,甚至对此表示不屑称:“外国进口的盘尼西林(即青霉素)都用不完,中国何必多此一举,自己生产?”
他在怕什么?他怕的是如果以后国内能量产,那么他就再也不能吃回扣了。
可笑的民国工业黄金十年。
腐朽如清政府,人家汉阳兵工厂还能生产汉阳造步枪,福州船政局甚至还能造出平远舰。
江南制造总局造出的305mm巨炮,其性能甚至一点也不输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巨炮。
民国呢?
根据《资源委员会季刊-抗战八年来我国之钢铁工业》记载,1927年民国的钢产量才900吨。
这是什么概念,就这产量,才相当于汉朝的标准。
可是汉朝人家还用着青铜器啊!
换句话说,他连汉朝都不如。
从27年到34年,国民政府钢铁总产量为45000吨。
这又是什么概念?
唐山一天的产量就将近50万吨。
七年啊,还不到建国后唐山一天钢产量的十分之一。
整整7年!
难道当时的国民都是傻子?你要说飞机大炮有技术含量,咱搞不出来,那情有可原。
但炼钢有什么难的呀!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华夏军队一共消耗约18亿发子弹,但这其中有10亿发以上都是进口。
飞机大炮你不能造就算了,连子弹都不能造?
看看现在的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家手搓的都比你产量高。
可恨的是,那时候民国是有兵工厂的啊。
就这样,整个14年抗战期间,民国政府总共制造枪支不到100万支,就这还加上了我们太行兵工厂的数据。
而新中国成立后,51年才投产的庆华厂,当年就造了33万支冲锋枪。
其实要是国民政府真的就奋发图强,作为二战美英苏中4大巨头,咱们的地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