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陛下,还要再打!(2/3)
要原因是粮草不足!
他初出茅庐,隆中之策确有瑕疵,可他坚信大方向没有错。
所以在当年出山时,他便肯定,如果不能跨有荆益二州,大业难成。
他们一只脚还站在荆州的门口上,必须为日后开辟好局面。
现在就是机会,必须踏着这次未曾消尽的战火,再打一仗!
刘备听诸葛亮久无动静,那颗脆弱的心逐渐深沉。
是啊,败的这么惨,还有什么对错可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他刘备。
日后若有人记录这段历史,他刘备一生已经失败了无数次。
而这次的失败或许可以给他盖棺定论。
原本该到功成名就的时候,也再次跌落谷底。他这把年纪,已经只能到这儿了。
自关羽张飞接连离去,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刻,刘备真的感受到自己老了,老而无力。
不似当年与刘表感叹功业未就,徒增年纪,只感荒废时日。那时,他的心中还抱有着对明天的希望和雄心。
心不老,人便不老!
刘备暗自抬眸,看了眼诸葛亮。或许孔明现在也对他感到失望,在想当年意气风发,虚心纳谏,知人善任的刘备去哪儿了?
现在的刘备,让人失望。
“主公”
“亮以为,陛下的初衷没错。”
刘备蓦然抬头,怔怔的看着诸葛亮。
“孔明,你说什么?”
“你说朕没有错?”
诸葛亮:额……
他想说的是初衷和设想没有错,其中含有瑕疵。
这一说,成完全没错了。如果没错,怎么会招致此败?
“主公,亮明白您心中所想。您没有忘记当年的隆中之谈。”
“二将军,三将军的离去对你打击甚大,您决意要为弟报仇!”
“但主公您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二将军兵败被杀,丢了荆州。您明白,独有益州,只能偏安一隅,难以成就大业。”
“出兵攻打东吴,为二将军,三将军报仇。一举荡平东吴,扫灭孙权,收复荆州,平定江东。”
“若能成功,大汉的气数便能陡涨,与曹魏分列南北,分庭抗礼,大汉复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