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选址问题(3/3)
惑地问道。
程瑾瑜打开文件的后两页,“这个建筑群占地62亩,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其中旧建筑可以再利用约万平方米,旧建筑修补约5800平方米,总投资约亿元。这是陶奕希做的预算。”
“这样的项目宁县没法单独吃下,肯定需要引入多方资源协同推进。”程瑾瑜神情认真,目光聚焦在文件上,“但宁县的资源和影响力有限,若项目落地于此,后续的运营、推广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受限。”
温婉沉思片刻,“那你的意思是……”
“洛市。”程瑾瑜直接说出了何晨光的意思,“洛市作为省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人流量。在洛市建立非遗文化建筑群,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还能借助其高校、科研机构云集的优势,为非遗传承和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再来,宁县这些年开发的旅游产品十分丰富,何书记也想促动一下洛市周边城市的经济,若非遗建筑群建在洛市,周边城市在建有关更细致的非遗文化分点,”程瑾瑜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后继续说道,“如此便能形成一个以洛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非遗文化产业集群。宁县凭借已有的旅游基础,能够承接从洛市溢出的游客,发展特色非遗体验游,形成互补的旅游格局。”
洛市和宁县距离不远,高铁只要两个站就能到了。
如果非遗建筑群建在洛市,宁县不仅可以解轻财政压力,同时也能借助洛市的品牌效应与资源优势,深度挖掘自身特色非遗项目。像是宁县传统的竹编工艺,以往只是小范围售卖,在非遗产业集群的带动下,能通过洛市的销售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