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快第章 快上来!(1/3)
雨还在下,冯素莲没敢耽误时间,让邦大多吉找来厨子。
教他们做酒曲、捂醪糟、发豆芽、做豆腐、豆腐乳、萝卜干、泡酸菜、腌渍咸菜、土法做米醋、酱油、榨油等。
还有地里的蕨根榨粉,婆婆丁、野蒜叶、辣蓼草等吃法。
这些于邦大多吉不过是新鲜吃法,于农奴们,则多一个填肚子的活路。
邦大多吉得空也来看,实在没想到一个不起眼的黄豆能做那么多东西,一点儿不浪费。
可发豆芽,冬日做蔬菜吃。
磨豆浆,做饮料喝;点豆花,是菜;压成豆腐,更是能做各种菜以及豆腐乳。
剩下的豆渣,可做菜,亦可烙饼,甚至可做酱料。
其中黄豆榨油最好,那才是真的把黄豆从头到尾充分利用。
高原上食用油主要来自奶制品里的酥油,植物油几乎没有。
黄豆榨油,一百斤榨出近二十斤,废料还能做许多豆制品,再划算不过。
雨停歇后,又教农奴们垦地、撒石灰杀菌翻晒、起垄,如何催芽、播种等。
手中没有菜籽,利用现有材料,种了辣椒、豌豆苗、土豆、萝卜,包括冬天怎么保暖。
其它的触类旁通,高原上优选耐寒作物种植,能种不少。
四五天后,任务完成,冯素莲、陆远平告辞。
运输车留了一辆,有团部、一营、曹营长他们的各种泡菜、咸菜、血粑,以及这次分得的罐头、糖、针线、药品。
给邦大多吉留了一坛泡菜、一桶酸腌菜。
邦大多吉感谢冯素莲的帮忙,送了三桶牛油。
冯素莲、陆远平哪敢要,连忙拒绝。
邦大多吉说是换泡菜和酸腌菜的,俩人这才收下。
因为战士们太需要动物脂肪补充营养,特别是冬天,充足的脂肪可以抗寒。
新修的路不宽,但路面平整,走着还算顺利。
七八十里山路,两个小时不到便走完。
“老郑!”车子开到营地,冯素莲掀开篷布激动道。
“小冯!你回来啦!”老郑眉开眼笑,“多留几天,再回团部!”
“她不走了!以后就在营部!”陆远平道。
“为啥”老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