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11章:上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11章:上朝(1/3)

崇祯六年十一月中旬,京师,大雪。

午门外,天色暗淡,寒意刺骨。

候朝房,一众朝中重臣均是三三两两汇聚,等候通传。

钟鼓司内监业已抵达,看着刻漏。

魏昶君身着官袍,难得不见朴素,身躯魁梧,目光坚毅。

虽是形单影只,但只坐在此处,便气度俨然。

“三府总督,名不虚传,无怪乎能驱逐鞑子,平定流贼。”

开口之人面容清癯,颔下长须,双目炯炯有神,眼底惊叹。

赫然是刚刚从京郊西山击溃山西流贼,班师回朝的右副都御史,卢象升。

魏昶君亦行礼,打量,神色闪过一丝惋惜。

卢象升,也算为大明呕心沥血,最终却死在朝堂倾轧,弹尽粮绝之中。

可惜,此人心中有大明而无百姓。

“久闻魏大人之名,如今得见,方知所言不虚。”

“魏大人安定山东一府,拒流贼于城外,治下百姓衣食富足,实是为陛下分忧不少。”

朝堂冒出个陌生面孔,并不属于任何党派,自然引人注意。

不少人纷纷远远观望,也有诸如卢象升之流,上前行礼招呼。

崇祯六年,七卿再换,吏部尚书李长庚,户部尚书毕自严三月下狱后,换上了侯恂,礼部尚书黄汝良三月致仕,换上李康先,兵部尚书张凤翼,刑部尚书胡应台,工部尚书周士。

六部尚书已算朝中重臣,如今则是远远看着,一言不发。

一个三府总督,又不是杨鹤,洪承畴那般三边总督,即便闹出些许风波,也不够让他们亲自招呼。

只是李长庚观此青年眉眼刚毅,隐有霸道风姿,眼底亦难免惊艳。

如今魏昶君不过二十出头,的确年轻,气场亦不类其余朝臣,孤直威严。

角落之中,也有三三两两汇聚官吏低声讨论河间府之事。

“王公公亲自前往,此人都敢怒斥发声,当真是个愣头青。”

见同僚开口,留着长须的官吏嗤笑。

“若天下人都将此人当作愣头青可真错了,一个愣头青能只用六七年,从一介白身爬到如今?”

“一个愣头青得罪了东林,浙党,阉党甚至勋贵后一路平步青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