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魏国的最后一次朝会(3/4)
姓,是齐太公的后裔,齐丁公的嫡子季子以崔为采邑,于此终老,后世便以崔为氏,季子的二十八世孙有二人崔业与崔仲牟,西汉初年分别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与涿郡安平县,崔氏家族遂分为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两支。
汉末三国时期,清河崔氏始有崔琰、崔林等人扬名史册,南北朝时达到极盛,号称“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地位延续至唐末,这个崔林就是真正让清河崔氏崛起的重要人物之一。
当然,这种事情根本没人知道。
曹叡立刻看向了他,问道:“有何不可?”
崔林大声答道:“若是将此事告诉了东吴孙权,恐怕他非但不会向西进攻蜀汉,还极有可能向北进攻我大魏,毕竟我大魏国都被围,各地入京勤王,地方上肯定是空虚无比,东吴攻打我魏国,肯定要比攻打蜀汉简单许多。”
曹叡的愁容再次浮现了上来。
他明白崔林的意思,以他对孙权的了解,孙权的确不太可能会领兵西进,而是会选择北上夺取地盘,毕竟这年头地盘就等同于人口,人口就等同于税收,而有了人口和税收,国家才会强盛起来。
好在孙资这时候还没有退回去,而是再次站出来反驳道:“大司农所言大谬,那孙仲谋能够在太祖武皇帝的手底下坚持住,还能登基称帝,这毫无疑问可以证明他不是那种短视之人,既然不是短视之人,焉能看不清楚局面。”
“只要我们将汉军掌握天雷之事告知于他,相信他立刻就能够想清楚利弊得失,权衡出利弊得失,他自然就知道了,我大魏活下去,要远比被他抢走几郡之地划算。”
崔林淡淡说道:“我知道他能够权衡出利弊得失,但是我更知道,他孙仲谋更能知道,他是没办法抵御汉军的天雷的,对于他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然后借用各个城池抵挡汉军,迟滞他们的进攻,同时想办法从汉军手中弄到天雷的制作方法,以此来对抗汉军。”
孙资一滞,但立刻便反驳道:“但是汉军有了天雷,其制作方法肯定是极其机密的,想要弄到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就如汉军手中的诸葛连弩,此物对于他们东吴来也是极其有用的,尤其是他们的水军,但是他们至今也没能弄到诸葛连弩的制作方法,就更别提更加机密的天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