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影响(3/3)
为止。”
夷男在这里稳定人心的时候,王庭失火的消息已经让薛延陀的军队整个沸腾起来了。
而最令人感到讽刺的便是,带着两个万骑作为先锋,却兵败逃回来的夷男小儿子拔灼,却已经带着人奔着王庭的方向去了。
似乎是已经急得等不到夷男的命令,便要回去救自己的东西。
而随着时间的蔓延,又有着拔灼这个小可汗作为榜样,越来越多的部落头人在带着自己的部下私自朝着王庭的方向而去。
先是单骑、数骑以至百骑,千骑,最后成为了根本不可能拦住的大队人马。
很显然,这个时代的薛延陀人根本没有什么高尚的政治觉悟,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家国大义、民族兴衰统统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唯一重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财物和利益,其他的都不重要。
劈在别人的身上,和劈在自己的身上,终究是两种感觉。
但若是换成唐朝人,情况便会好上很多,这就是松散的部落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区别。
“薛延陀部与侯君集部交战正酣,王庭火起,夷男命各部回营,咄摩支进言曰:若入中原,则财货不尽其数矣,夷男曰:千鸟在林,何如一鸟在手?乃速令回营,咄摩支唾夷男目短,逐生不臣之心。”-《新唐书·薛延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