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第128章 面试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28章 面试(3/4)

头李进,这是犬子李长生!”

“陈长寿,李长生,倒是跟自家侄子颇有猿粪啊!”陈凡心中暗笑,脸上却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李班头所来何事?”

李进扶着儿子肩膀谄笑道:“犬子原本在钱家的通扬塾读书,夫子应也听说了,通扬塾的钱家大房叔侄一夜之间全都死了,如今通扬塾的夫子就是个童生……”

话说一半,他“哎哟”一声,作势去拍自己的嘴:“看我这不会说话的嘴,陈夫子虽也是童生,但毕竟跟钱家那老朽不同,您可是府试案首,将来必是要做相公的……”

陈凡打断他的话笑道:“李班头,你是想让令公子来我这里读书?”

“是是是,正是正是!”李班头连连点头。

陈凡也点了点头:“好叫李班头知道,我弘毅塾虽是初创,但也有规矩,凡生童入学者,先诣山长入状帘,引疑义一篇,文理通明者请入社学,以杜其泛!”

李班头听陈凡的话,每个字都能听懂,但凑成句子便不懂了。

陈凡只能解释:“令公子想要入塾读书是要我和郑廪师共同考察后,若是令公子能回答出我们的问题,便可入学,若是不能,则请回吧。”

说白了就是面试,这东西古今皆有。

比如宋代江西新余的蒙山书院、建康的明道书院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童入学前要有面试这个环节。

好的生源才能带来好的成绩,好的成绩又能反哺,使得书院招收到更好的生源,从而书院名气会逐渐扩大,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陈凡不是不招收问题学生。

有教无类嘛。

他这么做只是设定一个门槛,到了节骨眼上,遇事也有个借口罢了。

李班头忐忑地看着儿子跟着陈凡进入了屏风后。

过了一会儿,陈凡笑着对李班头道:“令公子天资聪颖、资质上佳,已经被我塾正式录取为丁班学童!恭喜李班头。”

李班头闻言大喜,连连对陈凡拱手表示感激。

出了门,相熟的人家便问了:“怎么样?”

李班头自然将陈凡的规矩又说了一遍,随即把自家儿子脑门拍得“噼啪响”:“还算给老子争气,陈夫子说犬子是个读书的料子!”

说完又把陈凡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