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幸好活着(1/3)
五月底,收购季结束,靠着自己独立支撑加工厂的金美淑,给所有人一个堪称完美的答卷。
红姑不忘和陈秀丽夸奖金美淑,“这丫头干得比你好,你看看,我要多少,人家就给我凑了多少,哪像你?”
陈秀丽在电锯和钻头作业的噪音中接起电话,根本听不清楚红姑说什么。
红姑讨了没趣,自动挂了电话。
四五月份收购山野菜,六月底开始收香菇木耳,八九月份回款,加工厂的各个时间节点,金美淑烂熟于心。眼下距离木耳和香菇下来还有大半个月,她准备利用这个空挡,把去年提到的出口小零食研发出来。
量大,价低,农药化肥少,陈秀丽提出的这些条件,金美淑事后问过自己的丈夫谭宝林,菇类的确都能满足,因为菇类种植是所有作物种植中最环保的。
只可惜,目前厂子里收购的木耳和香菇都不符合,香菇的味道太浓,不适合深加工,木耳价高,就算是出口剩下的边角料也要几十块一斤,量产成本太高。
金美淑找了很久,终于在过年家里吃火锅的时候,有了眉目,她想加工金针菇。
对于金美淑的想法,陈秀丽十分支持,让她放手去做。
饮片厂的厂房主体部分已经完工,姜维新从无锡定的设备也上了路,陈秀丽日日在工地混,灰头土脸,像个泥猴。
“等你做完了月子,咱们厂子刚好开业。”陈秀丽给林玉琴汇报进展。
林玉琴哈哈大笑,“我明儿就要手术了,你来吧,让孩子出生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你,将来像你肯定不会错。”
陈秀丽在工地忙得不知今夕何夕,“这么快,到日子了嘛?”
林玉琴中气十足冲跟她抱怨,“都过了预产期7天了,要不是他天天还在肚子里动弹,我都怀疑出问题了。”
“呸呸呸,”陈秀丽嫌她说话没个顾忌,“明天几点手术,我提前过去。”
林玉琴的手术定在上午九点,陈秀丽凌晨出发,赶在进手术室前,两人见了面。
陈秀丽拍着手里的保温盒,“我今天起大早给你包的,大叶芹馅儿的,等你出来吃正好,还有鸡汤,我妈昨晚熬的。”
“还是你和我大姨挂着我”,林玉琴盯着保温盒,恨不得现在就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