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第5章 童生张伟,奋斗进行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章 童生张伟,奋斗进行时(3/4)

其孰能知之”,书已经读完,脑子还在细细品味书中的真义。

这时付同程推门进来道:“阿伟,你还不知道吧,陈小夫子通知从今晚开始,借读室每晚点灯一个时辰了,快去占位子呀!\"

陈小夫子就是陈秀才的侄子陈童生,他兼职管理私塾的日常事务。

而借读室晚上可以点一个时辰,供借读生集体学习,也是很多借读生愿意交钱来读书的原因之一。

毕竟这个年代的普通人家晚上根本不可能每晚都点灯学习。

私塾的借读室点个五六盏灯,可以供二十个人集中在一起照明用。

逼一逼人总会想出很多适应时代的法子,无论那个时代都一样。

张伟带上《大学》和《中庸》两本书,跟着付同程快步来到借读室。

果然借读室已经来了三四个同学,点起了六盏油灯。

借读室内的桌椅被先来的同学搬到靠近油灯的地方,张伟和付同程各挑了一个靠近油灯的座位坐下。

随着借读生来的越来越多,整个借读室都开始响起整齐但又不规则的轻读之声。

张伟拿出《大学》开始轻读起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被视为《大学》的总纲,阐述了大学的宗旨和目标。

后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

则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最终可以实现“止于至善”的境界,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啪“打死一只蚊子,”啪啪“打死两只蚊子,”啪啪啪“打死三只蚊子”

少年读书不觉快,沉心苦读的时光如梭一样飞快渡过。

张伟感觉才刚开始静读,一抬头就听见前面有人喊:“亥时(晚九点)快到了,油灯要灭了。\"

张伟只好把书合起来准备回宿舍号房。

与付同程一起随着大部队抹黑回到乙院,这时张伟才想起来问付同程一句:

“下午看二号房放行李了,又来人了?”

“老熟人,方家大公子。”

“那他人呢?”

“肯定又让他奶派人接回老宅了呗。”

方家大公子方大为,张付两人的老同学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