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提刀上殿,朱元璋哭了」

第275章 出征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75章 出征(1/3)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别说生产火器的军器局和生产刀剑、盔甲的兵仗局了,哪怕是朝堂之上,各个部门之间,亦有争斗。

“殿下,你看这火器如何?”军器局领导周子海满脸堆着笑,对朱允熥说道。

“还行吧。”朱允熥点了点头。

眼前的这些火器,放在大明这个时代,应该称得上比较先进了,但是对于见惯了后世武器的朱允熥而言,就有那么一点不太给力。

“对了,之前皇爷爷是不是给了你们一把火器,你们进度如何了?”朱允熥想了想,出声问道。

“殿下,陛下给的那把火器,还在研究当中,目前还没有办法进行量产。”周子海神情讪讪,出声说道。

“加快点速度!”朱允熥道。

燧发枪可以说是火器发展历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原本,他还想着大明能够将燧发枪给制造出来呢,然后在这次的剿匪过程中,大放光彩,从此让大明所有人都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性。

不曾想,竟然还没有研究好呢。

只能说有点可惜了。

“是,殿下!”周子海点点头,看到朱允熥没有继续追问的意思,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燧发枪的研究速度已经很快了。

毕竟,这可是朱元璋亲自下达关注的事情,但再快,饭也得一口一口吃啊。

现在东西还没有造好呢,直接拿给朱允熥使用,万一出现问题怎么办?

相较而言,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承认没有造好呢。

乾清宫!

蒋瓛来到朱元璋面前,恭声道:“陛下,江南道传来消息,船舰已经全部保养完毕了。”

虽然之前大明的船舰,一直处于吃灰的状态,但是,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所有与船舰有关的人员被征发起来,开始了对船舰的维修、保养。

事情之所以如此的快捷,其实还与朱元璋实行的一个政策有关。

就和御医的子孙后代还当御医一样,造船、修船等相关行业的人,也很很容易就找出来,并且投入到使用当中。

长远来看,这种事情肯定是弊大于利,但是短时间内来看,好处也十分的明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提刀上殿,朱元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