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百家初现,论语抡语(2/3)
并且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放弃使用各种器械和工具,以最原始的生活耕种和生活。
至于国家治理方面,他也提出了“小国寡民”的建议。
国家小,人民少,社会结构简单,欲望就少,没有内卷,更加容易顺应自然。
道家一出现,很快便得到了一众躺平者的拥护和支持,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而孔子在这数十年间,也长成了一名身高两米四有余,肌肉孔武有力的壮汉。
他离开故地,周游列国,结合自身的想法与当前人族的情况,创立出了“儒家。”
儒家主张“仁”和“礼”,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道德关系。
并且提倡“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使一切言行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口才极好,加上这些年周游列国,门下很快有了一批追随者,号称三千弟子。
其中,孟子和荀子,便是三千弟子之中的佼佼者。
为了让儒家思想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成为人族之中最有影响力的教派。
孔子和孟子、荀子的一番合作之下,记载着儒家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论语》便凭空问世了。
孔子率领着门下三千弟子一边周游列国,一边传播《论语》。
很快,《论语》便在诸多国家、百姓之中广为流传。
许多人族甚至是诸王都对其中的“仁”“礼”“义”十分认同。
儒家思想,以及《论语》如同一阵无形的狂风般,很快便席卷了人族,彻底超越了李耳创立的道家,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教派。
昆仑山之巅,玉虚宫中。
感知到这一切的元始天尊嘴角不禁浮现出得意的笑容。
因为孔子,便是他的分身。
至于孟子和荀子,则是他两个好徒弟广成子、赤精子的分身。
“果然,本座的理念,才是最适合人族的。”
元始天尊心中喃喃道。
如今虽然诸多王国之中,有数以万计、大大小小的教派崛起。
但他分身创立的儒家,却是以断层式的优势,彻底领先于其他教派。
只要他的分身孔子继续率领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