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卖鱼(2/3)
鱼摆了出来。
两个竹篓倒过来并在一起,20斤的鱼干一个一个码在上面。
刚才在背篓里不显山露水,鱼干一拿出来就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将近10寸的大鱼干摆出来冲击力还是非常强的,不一会儿摊子跟前就围满了人。
别人家的鱼干都是皱巴巴伴随着很大的腥味,而李怀溪的鱼干看过去首先是大,其次鱼肉有着漂亮的琥珀色。
凑近一闻不仅腥味不重而且隐约还有一股柏木的香气,跟鱼的鲜味相得益彰。
“小哥,你这鱼在在哪儿逮的,怎么这么大,鲜鱼得有四五斤吧”
“小哥,这鱼味道怎么样,闻着倒是没什么腥味儿,做菜不知道好不好吃”
……
“老头儿,这鱼怎么卖,我都要了”
一片吵吵嚷嚷中忽然一个人放下手里的鱼干朝李父喊道。
众人一静,大家都是好奇过来凑凑热闹,怎么这人一张嘴全包圆儿了?
李怀溪看这人穿着一身短打布衣,样式虽然简单但布料却不便宜,周边都是面黄肌瘦的庄稼汉,而这个人宽头大耳,刚才对着鱼干又是摸又是闻的,一看就是个大户人家见过世面的。
不等李宗明开口,李怀溪接过话头喊道:“大哥真是识货的行家,这鱼干是我家的手艺,吃起来不仅不腥还更鲜,您回去一尝就知道了”
“多少钱一斤?”
男子似乎没兴趣听李怀溪往下说,只是去腥的手段罢了,自己的如意楼想做也是做得了的,只不过太费时间。
李怀溪看男子直接问价格便知道这单有了眉目,忙道:“40文一斤,这些一共20斤足斤足两的,我们在家称好过来的”
男子一听,价格虽然比一般的鱼干贵上几文,但这些明显是下了功夫的,比起一般的鱼干来说没有腥味,并且用柏木熏过,有独特的香气,贵几文钱也是合理。便道:“那全包起来吧,送到中街的如意楼,找前台掌柜结钱就行。”
李父听男子这么一说便明白了,原来是镇上如意楼的采购掌柜,驻马镇有三家酒楼,最大的一间就是中街上的如意楼。
如意楼一开始只是一个卖吃喝的小摊位,但老板手艺好,据传祖上曾经在宫里干过御厨,因着手艺了得,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