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四合院品茶(2/6)
班底,可这班底的人员俸禄却需要县令自己出。
知道县令得往外掏银子,可没想到需要支出的地方竟然这么多。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乾朝的县令管理一方面积极大,要是县令人手不足的话就管不过来,所以就需要招募一些人手帮忙。
可要是招募的人员太多的话就意味着需要扩大支出。
而县令每年的俸禄就那么些,都用在人员俸禄上,那自己到手就剩不了多少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县令就会想办法给自己增加收入。
良心一些的县令会利用县衙的便利做一些生意补贴县衙,挣到了银子存起来,等遇上灾荒年景了,若是朝廷拨款不足,自己可以拿出来购粮济民,也可以雇人维护地方治安。
但要是心黑的县令就得另说了,不做生意哪来银子?只能搜刮民脂民膏。
利用各种手段把治下百姓的钱剥削成自己的,手里头银子多了县太爷做的就舒服了。
搜刮的多了再拿出一些银子来打点上头,没几年就能升官换到别的地方任职,然后继续搜刮。
官做得越大能管理的地方就越多,所能搜刮到的钱财就会越多。
而且官居高位后只需要自己稍稍提点,那懂事的下属就会每年送上该有的孝敬。
升官发财,所以这样一条路也被很多人视为当官理所应当的道路。
赵明中不屑于干那亏心的事,对于送上门来的不义之财也是拒之门外,只一味的拿着自己的银子往上贴补,一来二去的,现在身上确实没有多少银钱了。
以前没升任的时候在县城还能吃顿好的,酒楼里的好酒好茶那是说点就点,现在别说是喝壶好茶了,吃饭都是让小叶去菜场买菜回来自己做着吃。
咧着嘴听完赵明中的一席话,李怀溪都觉得他这县太爷做的憋屈,还不如回来跟着他种地舒服。
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追求,要是为了生活舒服而让赵明中选择一条别的路,那估计他也不会答应。
外面郑小菊烧好了水,李怀溪赶紧去提了来给堂屋里的两位冲好茶。
对于李怀溪来说,别的帮不上忙,这茶水还是能管够的。
赵明中也是个乐天派,刚跟李怀溪诉完苦,眼看着茶叶冲好了,转头就美滋滋的品起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