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秘因(1/3)
蛊这种东西,盛行于苗疆,其他地方并不常见。
《通志》中记载,最初先民养蛊要用虫一百种,经过无数代人改良至今,只需要十二种即可。
数量少了,但规矩却越来越多。
一人养蛊,全家陪饲。
在养蛊以前,要把房间打扫得干乾净净,全家老少都要洗过澡,诚心诚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点烛,对天地鬼神默默地祷告。
然后在正厅的中央,挖一个大坑,埋藏一个大缸下去,缸要选择口小腹大的,才便于加盖。
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见缸中的情形,人们越容易对缸中的东西发生恐怖,因恐怖而发生敬畏。
缸口须理得和土一样平,等到端午那天,到田野里任意捉十二种爬虫回来,放在缸中,然后把盖子盖住。
这些爬虫,通常是毒蛇、鳝鱼、蜈蚣、青蛙、蝎、蚯蚓、螳螂……总之会飞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脚会跑的生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虫。
这十二种爬虫放入缸内以后,主人全家大小,于每夜入睡以后祷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祷告一次。
连续祷告一年,不可一日间断。
而且养蛊和祷告的时候,绝不可让外人知道。
一年之中那些爬虫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强大的吃弱小的,最后只剩下一个,这个爬虫吃了其他十一只以后,自身也就改变了形态和颜色。
通常会养成两种形态:一种叫做“龙蛊”,形态与龙相似,也就是毒蛇、蜈蚣等长爬虫所变成的。
一种叫做“麒麟蛊”,是青蛙、蜥蜴等短体爬虫所变。
养骨,素来都是传女不传男,故此养蛊之人也被称作蛊婆。
中了蛊的人在将死前一个月左右,能见到蛊婆的生魂掩着面前来送物,行话谓之“催乐”。
此后如果病人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一个月内定会死去。
而治疗中蛊之人,轻者可以用草药,重者必须放蛊者本人来解,才有生路可求。
想要识别蛊婆真假有以下几种方法,《永绥厅志·卷六》当中,有着详细记载。
真蛊婆目如朱砂,肚腹臂背均有红绿青黄条纹,没有就是假的。
真蛊婆家中没有任何蛛网蚁穴,而该妇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