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罗贯中在定远县的见闻!(1/3)
“呼终于到了!”
这天清晨,薄雾弥漫,万籁俱寂。
宁静祥和的定远县,迎来了一位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的远方客人。
年纪四十上下,青衣斗笠,带一顶万字方巾,身旁牵着头毛驴,整体做文士打扮。
来者并非旁人,正是罗贯中先生。
在毛驴的背上,驮了口木头箱子,里边装着《水浒传》未完成的书稿,以及行李衣物之类的。
打从老师驾鹤西去,魂归后土,他负责办理好丧事后,就萌生了来定远县定居的想法。
其目的,是想亲眼看看这个小说的发源地
之所以今天才到,并非因为两地之间的距离,有多么山高水长,遥不可及。
而是他贪恋沿途风景,走走停停,才耽搁了时日。
毕竟,自己辛苦构思的小说,没等动笔,就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家伙给抢先了,又无处倾诉,讨还公道。
压抑久了,内心很难说不郁闷。
只好在旅行中寄情山水,放空灵魂,让自己好受一点。
罗贯中从兴化县出发的时候,大约在九十月份,可谓秋高气爽,草木凋零。
如今,已是寒冬岁尾,即将迎来崭新的一年
“嗯?”
“脚下这路,怎会与别处不同?”
当目光所及之处,望见定远县界碑,罗贯中长舒了口气,感觉一路的辛苦都是值得。
忽然,他注意到地面光滑平整,笔直通畅,并一直延伸进去。
原本的泥土路,像是铺了层什么东西,不仅美观,而且坚硬无比。
相比于别的州县,好了不知多少。
说起来,定远的百姓能优先用上水泥路,还要归功于李芳这个县令。
听说关外冒出了一支商队,生意做得红火,连朝廷都派人去洽谈合作,采购大批水泥,供给军需。
而他作为地方管理,马上想到水泥可以用于修路,提高百姓的出行质量,便立即买了一些,并安排施工。
要搁以前,就凭县衙里那点可怜的财产盈余,想完成这么大的工程,恐怕没啥可能。
但自从听了李善长的建议,鼓励商业活动,允许自由发挥,大开方便之门,就逐渐摆脱了赤贫的帽子,一举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