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壮烈的大夏企业(3/4)
当时技术领先的是东瀛和高丽,以及宝岛。
在技术上,大夏的液晶面板产业落后高丽三代!
譬如京冬方有能力建造4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了,高丽的三兴已经可以建造6代生产线了。
京冬方跟随建造5代生产线的时候,三兴已经可以建造8代了
而现在,京冬方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建造6代生产线,三兴那边,85代的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了。
这就是现实。
大夏如今,远远落后于国外。
所谓不同代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主要是尺寸差异。
譬如第4世代线,产品尺寸在9寸以下,有了更高分辨率和更宽色域。
第5世代生产线,玻璃基板尺寸达到1100x1300毫米,产品尺寸范围可以达到8寸到32寸,应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电视等等。
但也仅此而已。
在如今的大夏。
百姓们需要的是更大尺寸的液晶电视,譬如50寸、60寸甚至70寸的电视。
但这种要求,需要85代以上的生产线才能满足。
换句话说,现在这种技术只有三兴、lg和索霓等少数高丽和东瀛的企业掌握。
这也导致大夏国内的消费者一直在被这些外企割韭菜。
后来的大夏,一台55寸的电视卖2000左右,国产屏幕价格顶多1000出头。
但现在,光是一个55寸的屏幕,就要被这些高丽和东瀛公司卖出10000元以上的天价!
他们仗着技术优势,始终以最高价卖给大夏百姓最差的屏幕,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五百以上。
后来,大夏也曾经组织过企业开展技术突破,联合起来建造生产线。
东瀛和高丽的企业见状,立刻采取行动。
一方面压低自己生产的屏幕价格,同时警告那些开展自研技术突破的企业,你们就算建造出生产线,也会被我们的价格战打死。
另一方面,还有企业跳出来唱白脸,诱惑鹏城等地的公司,说要成立合资公司,一起建造最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共同赚钱。
等大夏国内的液晶面板企业同盟解散,建造生产线的计划告吹后。
那些东瀛和高丽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