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高句丽人(3/5)
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树木高大密集,枝干相互交错,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军队在其中行进,举步维艰,视线受阻,难以辨别方向。士兵们不得不挥舞刀剑,砍断荆棘和藤蔓,开辟前进的道路,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也延缓了行军的速度。
森林中的地面布满了腐烂的树叶和潮湿的苔藓,一脚踩下去,常常陷入深深的泥潭,让士兵们的脚步变得沉重而迟缓。而且,复杂的地形为敌军的埋伏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不知何时就会从阴暗的角落中射出冷箭,或是突然杀出一队敌军,让人防不胜防。
而东北山地的气候更是残酷无情。冬季,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冰冷的雪花如刀割般扑打在士兵们的脸上。气温骤降,极度的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冻伤、冻僵的情况每一日都在发生。厚重的积雪让道路变得湿滑难行,马匹时常滑倒,物资运输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夏季,暴雨倾盆,电闪雷鸣。雨水如注,瞬间将道路变成了泥泞的沼泽,士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中挣扎前行,装备和武器被雨水浸泡,极易损坏。潮湿的环境让疾病迅速蔓延,士兵们身体虚弱,战斗力大打折扣。
这样的自然环境,会造成一种军事困境,那就是伏击无处不在,陷阱无处不在,军事补给非常不安全。
在密林中,相隔一里地,你也看不到有军队和你擦身而过。
然后,他们就在几百米外屠杀你的同伴,你也完全看不见。
士兵也不敢轻易冲进老林子里面,第一,你不知道是不是陷阱;第二,原始森林里太容易迷路了,很多士兵走进去,就再也回不来,那就是一个吃人的地方。
最后,高句丽人还有一个绝活!
这群人在山谷的河流和溪流边的冲击区种地,可城寨却是建在陡峭的高山之上,专门选择非常陡峭的地方,极其难以进攻。
高句丽人一旦打不赢,他们就缩进营寨,开始死守。
只要熬过十月,大汉就只能退兵,因为寒冷的天气会冻死一切。这时补给就会极其困难,不要说一万人,就算是几千人的补给,大汉也难以送进寒冬中的原始森林。
这就是一个死局,四月时,森林开始解冻才能出兵;可九月,你就必须撤回!
在原始森林里,行军加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