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第194章 甲午条约出炉,舆论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94章 甲午条约出炉,舆论战(3/5)

就什么都没了。

于是,甲午条约、甲午借兵条款,双双出炉。

后者为秘约,约定不透露出去。

但我大清的官,你要让他们严格保密,特别是这份文件得送到军机处,然后让太后过目、皇帝用印。

怎么保的住?

消息自然而然的走漏了。

…………

辽东战场。

王福生最近内心非常不安。

“侦察兵回来了。”

情报参谋抱着一捧情报,走到沙盘边缘,

“这里,大概有三百人,应该是一个中队。”

“这个镇子上有一百多人,老百姓说有两门炮,但侦察兵没能找到。”

“这里有一个联队部……”

随着一个个旗子被插上沙盘,局势变得越来越明朗,王福生也越来越疑惑不安。

所有的情报都显示,东瀛已经完成了对闵军的陆上围堵,但双方最近处从之前的数百米,变成了十公里。

相当于东瀛人凭空让出了一片缓冲区。

而且兵力开始分散,看起来在加固合格交通线的防御。

和之前重兵集结,要主动进攻打大仗的样子,完全不同。

要知道闵军才是登陆者,按照正常的逻辑,东瀛应该会处于攻势,把闵军推下海才对。

之前就是这样。

东瀛都没准备好,双方就爆发了多次局部交火,就是想趁闵军立足未稳反推。

“这群倭寇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在等什么?”

王福生不明白。

“在等待援军?可是,他们有援军,我们也有。”

参谋官双手撑着桌子,也看不懂,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种做法是违反常识的,会不会是另一些方面出来变数?”

“我们要不要攻一下试试?营一级的小规模进攻。”

王福生都要同意了,但下令之前又改变了决定:

“先不管它,既然它们给我们时间,那我们也别客气。”

“继续加固工事,想办法从威海卫拆几门岸防炮过来,把这里的情况向大人说明,请求下一步指示。”

王福生也觉得变数可能在战场之外,所以决定先请示一下再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