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这些清军,到底想干什么?(3/6)
队都是重新补充过的,老兵本就不多。
扩军后,新兵老兵比例超过3:1,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废物。
敢打敢拼的,在战争中已经死了大半了。
再往深处去分析,清国一个封建体制,失去了东南半壁人口、财税来源,巴蜀也起了乱子。
节节败退之下,如何能保持这么强的组织能力,三个月征召并训练几十万人?
其实方法很简单,光头也用过——抽丁。
或者说,抓壮丁。
三四十万人,九成是抓壮丁抓来的,他们有什么战斗力?
也许完成了训练后,知道一些战术动作什么的,听得懂一些简单命令。
但战斗意志呢?
难说。
…………
四月一日,京师,清国陆军参谋部。
总参谋长、平南大将军、加兵部尚书衔节制天下兵马,醇亲王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与会者二十余人,醇亲王坐在上首位。
左侧第一人是沙俄帝国顾问团团长、沙俄帝国陆军中将,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夫·戈东诺夫。
右侧第一人是德意志帝国顾问团团长、陆军中将,汉斯·冯·莱因哈特。
从名字就能看出,二者都是贵族。
左右第一人是顾问团的人还无可厚非,但第二第三位都是顾问团的人,而且仅仅是中校上校。
清国的荣禄等领兵大将,只能位列第四席,聂军门、项城等坐的更后面。
而且清国人也不多,加上醇亲王也只有七个,二十余人的军事会议,只占比不到三分之一。
真不明白这是哪个国家的军事会议。
“亲王殿下,既然人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沙俄帝国顾问团团长亚历山大此时不像是顾问,反而像是总参谋长一样。
一旁的汉斯听出了亚历山大的意思,称呼你为亲王,而非总参谋长,是让你认清身份。
也就是,亚历山大想夺权的意思。
但汉斯没有和亚历山大争,反而是附和着亚历山大:
“是啊,人已经齐了。”
德意志帝国之所以加入这次争端,有两个目的。
第一,获取一块殖民地——这是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