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逍遥」

第二百八十 篇 春节的由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 篇 春节的由来(1/3)

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中国新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本文将详细探讨春节的由来,从多个角度揭示这一节日的起源、发展和文化意义。

一、春节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最为公众普遍接受的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据传说,当初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这一说法反映了春节与古代帝王祭祀活动的密切关系。实际上,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与古代农耕社会的祭祀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农耕社会,人们为了祈求丰收和来年风调雨顺,常常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人们会在冬季结束时,即岁首之际,举行祭天、祭祖的仪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习俗逐渐演变,形成了今天的春节。

春节的名称在不同时代也有所不同。在先秦时期,春节被称为“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直到民国时期,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民国政府开始使用公历,并将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而传统的农历新年则更名为“春节”。

二、春节与古代神话传说

春节的起源不仅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还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传说中,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年”,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伤害人们。为了驱赶年兽,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这些习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春节庆祝活动。

关于年兽的传说,有多种版本。一种说法是,年兽是一种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它每到年底就会出来掠食牲畜,甚至伤人害命。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逢年底,家家户户就会贴红对联、挂红灯笼、放鞭炮,以此来驱赶年兽。另一种说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禾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