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圜志」

第104章 张若兰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04章 张若兰归(2/4)

只为让家人更健康。

\"说起来。\"沈明轩忽然想到什么,\"你还记得当年那个验方大会吗?\"

\"怎么会忘。\"张若兰笑道,\"那可是我们第一次合作。\"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场盛会,各路医者齐聚苏州,展示自己的独门验方。当时他们联手创新了一个治疗热症的方子,惊艳全场。

\"那个方子现在还在用。\"张若兰说,\"前几天思雨还用它救了一个重症患者。\"

\"是啊,这就是医道的妙处。\"沈明轩感慨,\"好的方子能流传百年,救人无数。\"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一阵欢笑声。原来是思雨在教几个小学徒认药材,那些孩子们围着药圃,一边记笔记一边讨论。

\"看看。\"张若兰说,\"多像当年我们教她时的样子。\"

确实,二十年前的思雨也是这样,蹲在药圃边,认真地记着每一味药材的特性。如今她已经能独当一面,还在培养下一代医者。

\"娘!爹!\"思雨朝他们招手,\"来看看这个!\"

两人走过去,只见药圃中一株罕见的草药开出了花。这是他们从西域带回来的种子,费了很大功夫才培育成功。

\"开花了!\"思雨兴奋地说,\"这样我们就能在本地培育这味药材了!\"

看着女儿闪亮的眼睛,张若兰忽然有些感慨:\"记得你刚学医时,连药名都记不全。现在却能独创新方,培育新药\"

\"这都是你们教得好。\"思雨说着,献宝似地拿出一本笔记,\"你们看,我把这些年学到的都记录下来了,准备整理成书。\"

夜幕降临,济世堂渐渐安静下来。张若兰站在后院的窗前,看着庭院中最后一盏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

\"还没休息?\"沈明轩端来一碗参汤。

\"在想一些事。\"张若兰接过汤碗,\"今天整理医案时,发现了一本很久以前的笔记。\"

那是她年轻时的医案记录,里面详细记载了每一个病例的处理过程。翻开泛黄的纸页,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你知道吗?\"张若兰轻声说,\"当年我其实特别害怕。\"

\"害怕什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棘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