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济世传承(2/4)
统与创新相融合。
\"师父。\"一位来自江南的弟子问道,\"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新技术,会不会逐渐偏离传统医道?\"
思雨笑了:\"来,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那是发生在去年的一个案例。一位老者病危,传统诊断方法难以确定病因。思雨用改良的显微镜检查,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病症。
\"但是。\"思雨说,\"真正救了老者的,不是显微镜,而是我父亲教我的"整体观察法"。新的工具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传统智慧。\"
她带领弟子们来到药房。这里的布局很特别:一半是传统的药柜,一半是新式的实验台。
\"看到了吗?这就是济世堂的特色。\"思雨指着两边说,\"传统和创新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就像阴阳两极,缺一不可。\"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位村民抱着受伤的孩子跑来求医。
\"正好。\"思雨说,\"让你们看看理论如何运用到实践中。\"
那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摔伤后右腿肿胀,疑似骨折。思雨让弟子们先说出自己的诊断和处理意见。
\"应该先查看伤处。\"一位弟子说。
\"要用止血药。\"另一位补充。
\"可能需要正骨。\"第三位建议。
思雨点点头:\"都说得不错,但还不够完整。医者看病,要像写一本书,有开篇、发展、高潮和结局。现在我示范给你们看。\"
她先是安抚了受惊的孩子,轻声细语地询问摔伤经过。这时,一位弟子已经准备好了检查需要的器具。
\"看到了吗?\"思雨一边检查一边讲解,\"摸脉要"三部九候",诊骨要"四向八法"。这是传统经验,但我们可以用新方法来精确判断。\"
她取出改良的测量器,仔细测量了肿胀部位的尺寸。然后用特制的竹片固定伤处,手法娴熟地推拿正骨。
\"每个动作都要稳准狠。\"思雨说,\"稳,是要心要稳;准,是要位要准;狠,是要力要到。这三点,是父亲教我的第一课。\"
处理完骨伤,她又开始配药。不同于传统的笼统剂量,她用天平精确称量每味药材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