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生辰酒(4/6)
诸葛亮虽然不知她为何这样笃定,但也没有怀疑,只是基层官吏还是不够用。
糜竺已经带着儿孙重新投身商海,将蜀纸生意打理的风生水起,林夕见国内普及纸张已经成为了可能,于是试探的,将科举制告诉了丞相。
这一说,整整十天,林夕没能离开相府,每天都被丞相拉着询问和商谈。
从普及纸张开始说起。普及纸张,就意味着打破了世家大族对知识的垄断,若再请秦宓这样的大儒来重新注解经典,配合断句标点,再用雕版印刷装订成册,那普通黎庶都有了识字的机会,寒门子弟也能读到现在难以触及的经典,这是实行科举制的前提。
但仅仅前提,就会让世家大族想要杀了诸葛亮。
因为竹纸在国内挣不到钱了,他们现在的投入就会打了水漂。
等到真的实行科举制了,丞相恐怕都出不去府门,因为世家们在官场的垄断也会逐渐被稀释、被打破,这是要刨人家的根,人家还能让你活着?
所以林夕只负责说,如何改,何时用,都是丞相来操心的事情。
诸葛亮愈发觉得林夕深不可测起来。
这一日,借着自己的生辰,他将林夕请到自己的议事堂内,摆了两桌菜,置了一坛酒。
林夕来了方知丞相今日生辰,“丞相恕罪,林夕不知,竟是没有备下生辰贺礼。”
诸葛亮摆摆手,“夕儿愿意陪亮小酌一杯,便是最好的生辰礼了。”
干嘛又说这样的话,你是诸葛亮,是诸葛武侯,做什么总对自己示弱?
偏偏林夕最受不得这个,再看那矮几上摆着的,全是她爱吃的菜,心里终究还是一暖。
“那林夕便陪丞相好好喝一场,也让丞相好好放松一天。”
诸葛亮喜上眉梢,亲自给林夕倒了酒。
“亮已嘱咐过了,今日议事堂不许他人进入,只为和夕儿好好饮一场。”
不谈风月,便能相处甚欢。诸葛亮早就意识到这点,于是一边喝酒,一边聊阿斗,聊子龙,聊诸葛连弩,聊南中应该如何平定,聊北伐是该先取关中还是先取陇右。
诸葛亮不停的在心里惊叹,她总是能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那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样子,让他挪不开眼睛。
“夕儿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