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老师以为此策如何?(2/3)
公子应该正在研究一些稀世奇珍。”王翦深知此事牵涉重大,故意将实情略过,不直白道出。
见始皇帝神色一亮,显得十分满意:“这么说来,牧儿又有宝物要献上来了么?”并转向群臣继续训示,“希望你们都向他学习勤勉为国,难不成这朝廷只是我与牧儿两个人的吗?”
文武百官们赶紧起身应答:“恳请陛下息怒,我等定铭记教诲。”
由于关注着赵牧的事情,始皇帝也提不起更多兴趣进行冗长早朝。在处理了数项政务之后,他就早早结束朝会。
大臣们相继走出殿堂。御史大夫王绾快步赶上王翦,好奇地问道:“武城侯大人,方才朝堂上听闻昨夜长公子来到贵府议政,不知究竟研制的是何奇珍妙物?”
王绾不仅是扶苏的老师也是其谋士,他对这场储君之争颇为关切。
但即便面对如此询问,王翦仍有所顾忌:“王大人,此间详情还望阁下勿再追问,若不是有殿下严令在前,今朝也不可能含糊以对。”
王绾听闻微微怔住,有些沮丧地说:“原来是这样,是老朽冒昧了,多谢武城侯提醒。”
告别后王翦先行而去,王绾独自思索。
不同于身处宫廷的公子牧,身为长公子之一的扶苏并未参与朝政,所以王绾承担起了告知消息的角色。
赶忙离宫回到府邸的王绾,立刻将一切汇报给了扶苏。后者得知情况变化后显现出惊讶之色:“师傅,你是说兄长再次钻研新物?”
看着迷茫的表情,王绾担忧地点点头。“是的,公子可曾有所耳闻呢?”
然而公子摇了摇头,语气温凉:“最近因百越事务,我的亲信已折损严重,消息网络遭受重创,恢复需要时间。此时此刻,该当何往?”最后的一句充满忧虑。“要是让兄长成功研发新的宝物,影响恐怕巨大啊。”
这番对话反映了两人对于未来的深切忧虑。
公子扶苏心中感到不安,而王绾紧急前来的担忧也正在于此。不论赵牧此次研制的是何种物品,一旦成功势必会动摇公子扶苏的现有地位,而这显然是他们不愿见到的。
当公子扶苏的话语落下,王绾眉头紧锁,静思对策。“公子殿下,子房有一策,不知道是否可行。”张良从容地从旁边走出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