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第160章 姚广孝:这是一个吃人的世道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60章 姚广孝:这是一个吃人的世道(2/3)

命天子。

这一套理论在明初的确帮助朱元璋稳定住了民心,让他快速的结束了乱世,安定了地方。

但这一套理论却是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一个就是让江南士绅能够通过科举这个渠道不断坐大,最终尾大不掉,葬送了整个大明。

另外一个就是姚广孝提出的,科举考出来的儒生,基本上都是主和派。

因为他们读四书五经,通过科举考出来做官,做的是文官。

若是打仗即便打胜了,那最得利的却是武勋,武勋势大是一定会压制文官的生存空间的。

就像如今的洪武朝。

文官在朝堂上基本上就没有说话的余地,在地方三司衙门中,基本上都是武勋序列中的都指挥使说话最管用,权势最大。

这就是因为洪武朝一直在对北方用兵的缘故。

而等到宣德皇帝死,三杨真正执掌大权的正统初年,第一个提出的政令就是收缩四方兵力,与民休养生息,不再向外开拓。

为此甚至放弃了已经打下来的安南,彻底放弃了大明往东南亚延伸出去的触角。

这样做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权利更加稳固。

而从文官掌权开始,大明就再也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对外战争了,唯一算得上的还是朱厚照作为皇帝,偷偷跑出关,不经内阁和六部同意,直接领兵和蒙古人野战了一场。

而且还奇迹般的打胜了。

若不是他被害死,这位明武宗是很有可能成为汉武帝一般,能够让大明真正强盛起来的中兴之君。

蓝武把自己的想法和姚广孝简略的说了说。

当然这些大明原本的历史他没有说。

但即便是如此,依然让姚广孝眼睛一亮,他目光灼灼的盯着蓝武问道:“凉国公的意思是有意改革如今科举考纲?”

“做那变法之事?,彻底掀了程朱理学?”

蓝武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点了点头道:“没错,正有此意,不过要如何改我还没有想好,不知大师可认同我的观点?”

经过大半天的交谈,蓝武已经确信,这位道衍大师并非那种儒学的卫道士,甚至语言中不时流露出的是对儒家的不屑和鄙视。

这也是蓝武会如此直接的表露心声的原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