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深渊试炼(2/3)
退缩。”顾晨在一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改革不仅是国家内部的事,它关系到我们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到全球经济的未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顾晨的坚定立场,不仅加强了国内的改革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国际社会的质疑。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改革的干预逐渐减弱,部分国家甚至开始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将为全球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党内的博弈与平衡
虽然外部压力有所减轻,但党内的博弈并未停止。黄志强和李昌伟等党内资深领导人的保守派力量,依旧在不断对改革提出质疑,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削弱改革阵营的影响力。他们一方面声称支持改革,另一方面却不断在背后制造障碍,试图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黄志强再次提出了改革速度过快的论调,认为改革的深度与广度需要在更为稳妥的基础上推进,避免过度激进带来的社会动荡。他的发言引发了部分保守派领导人的支持,而改革派则纷纷表示反对。
顾晨深知,黄志强和李昌伟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改革推进的速度确实可能带来短期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地方层面的反应依然强烈,某些领域的改革甚至可能引发社会阶层的冲突。然而,顾晨也明白,迟缓改革只会使国家陷入更深的停滞,错失发展机遇。
“改革不能停步。”顾晨在会议中冷静说道,“我们必须要有决心,有信心。我们不仅要看到改革可能带来的短期困难,更要看到它所能带来的长期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顾晨的坚定态度再次赢得了改革派的支持,尽管保守派依旧坚持他们的观点,但改革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滞。顾晨决定继续加大对党内干部的思想工作力度,力求在党内形成更加统一的力量,推动改革的深度与广度。
然而,顾晨明白,单靠党内力量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改革不仅仅是党内的任务,它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和企业的支持。为此,顾晨决定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界的联系,尤其是在改革中涉及到的利益重组和资源分配方面。他要求各地政府配合中央的改革举措,确保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
地方反抗与资本的博弈
尽管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