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重读秩序(1/3)
随着沈斌的资本网络被瓦解,这场持续数月的较量终于迎来了转折点。然而,顾晨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经济的稳定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市场信心的修复、制度的完善、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都需要一系列后续行动。
“改革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持久战。”
---
市场回暖与信心修复
第二天清晨,顾晨早早来到办公室,桌上已经摆满了最新的数据报告。
王建业推门而入,手里拿着最新的经济分析:“顾书记,市场开始回暖,多个行业的企业信心指数上升。”
“说明我们的措施起效了。”顾晨点点头,翻开报告仔细查看。
“不过,”王建业犹豫了一下,“虽然市场稳定了,但部分企业仍然受到了冲击,特别是那些与沈斌资本有关的产业链。”
“这很正常。”顾晨合上报告,语气平静,“资本的清理必然会带来短期阵痛,但如果不清理,未来的市场风险只会更大。”
王建业深以为然,但还是提醒道:“不过,我们需要尽快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政策的长期稳定性。”
顾晨站起身,走到窗前思考片刻后,说道:“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让大家了解我们的改革方向,同时听取市场的反馈。”
---
企业家座谈会:化解疑虑
几天后,一场规模盛大的企业家座谈会在京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纷纷出席。
会议厅内,气氛热烈,但也不乏隐隐的担忧。
一位制造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首先发言:“顾书记,市场对政策的调整确实有一定的适应期,但我们希望能有更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让企业能安心投入生产。”
“没错,”另一位科技企业代表接话道,“有些企业仍然担心资本市场的动荡影响融资环境,我们希望能有更稳健的金融政策。”
顾晨环视全场,沉稳地开口:“大家的担忧我都理解,改革的目的并不是打压市场,而是为了建立更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我们将继续优化政策,确保企业能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发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