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铁血兵锋」

第15章 新计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5章 新计划(2/5)

底层士兵的躁动,最直观能感受到的就是中层军官,因为他们能直接接触最底层士兵。

比如历史上1931年日本的十月军事政变,以及二二六事件,主要策划和执行的那群人都是军队的中层军官。

沈阳的两次事件再次将扶桑政府逼到风口浪尖上,以樱会为首的军人们也再次看到希望。

不同于政客,他们觉得战争可以快速让扶桑摆脱经济危机,毕竟广袤的东北土地要什么有什么。

此时在任的日本首相是若槻礼次郎,若槻内阁肯定不会赞成军人的诉求,毕竟为了缩减军费开支已经连续换了好几任首相。

经济危机期间,日本首相的平均任期不到一年,生存率仅有百分之五十。

有些是迫于民意,毕竟上台之后经济危机并没有缓解。

但更多的是军队的压力,缩减军费裁军,那么那些被迫退役的军人肯定要闹事。

扶桑士兵本身就有武士道精神,他们可不像咱们老百姓只知道忍气吞声。

人家直接给政府施加压力,要是不听话的话直接刺杀。

这一次也不例外,以樱会为首的极右派再次向政府施压,极力要求出兵东北。

虽然现在关东军已经在行动了但并不合法,而且没有政府支持就没有战争经费,打仗打得就是后勤。

历史上只要东北军扛住了关东军第一波进攻,那跟着就是停战谈判,因为日本政府根本没钱让关东军继续打下去。

可惜没有如果,即便是刘国梁作为后来人他也没能力改变这个结局。

毕竟从根源上讲,此时的东北军并非国家的军队,而是一支私人武装。

面对军方的施压,若槻内阁并没有退步,开玩笑自己手下要逼宫怎么可能会如他们心愿。

要是这次让步了,那就传递了一个信号,以后只要有诉求逼宫就好了。

于是乎,历史上的十月政变提前一个月发生了。

樱会首领桥本欣五郎中佐和长勇少佐等军官,在东京密谋发动武装政变,企图组建军政府。

组建后的第一时间就是,通过武力解决东北和内蒙问题。

可以说这次政变是早有预谋的,军方大员甚至还在暗处支持。

刘国梁不知道的是,他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抗战之铁血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