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于朝堂之上,谋划朝堂之外,另一处战场的权斗(6/7)
国师,就是个笑话,属于啥也不是!
然而!
文官错了,朱佑樘算漏了!
朱佑樘的确具有后世先进思想,眼光很广,很超前。
然而他错就错在:他具备后世思想!
他错就错在,他的思想太超前!
后世伟人振臂一呼,建国之后,不许成精!
后世的老百姓,看鬼神,而不信鬼神!
朱佑樘也一样,他也不信鬼神!
但是,时代不一样!
大明没有那位伟人!
你不信鬼神,大明多的是人信!
身居深宫的朱佑樘,根本想象不出来,普通老百姓对鬼神的笃信,以及敬畏程度!
走南闯北,远去过琼州,悟道于湖广,经略了辽东,困守过应州……
张山风的见识,就远非朱佑樘能比拟的了。
张山风很清楚:越穷的地方,对鬼神越笃信!
而且,越偏的地方,手段和迷信程度越深!
京城乃天子脚下,虽然信鬼神,却也压制,还没什么感觉。
一旦出了京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些偏僻之地,皇权可能还没有神权管用。
一些穷山沟里,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当官的都拜三清!
后世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上海,香港等地,为什么那么多人信风水,拜各路神佛,家家户户进门处,都供着神像?
就是因为在大明朝,他们是穷得一塌糊涂的地方,不是渔村,就是下品府县!
哪怕是伟人,也没能让这些地方,彻底摆脱迷信,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在大明,道教是全民信仰!
然而!
大明却有一种人,对鬼神没有普通老百姓那般狂热。
他们就是:读书人!
大部分的读书人,哪怕是内阁四公,或者六部部堂,都是敬鬼神而远之的类型。
读书人,属于是我信你个鬼,但是我不招惹你,你别来烦我。
然而,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仅自己不信鬼神,还教导别人不信。
这种人,无疑就是国师张山风的眼中钉。
对于这种人,一般级别的穷书生或者富家子弟,影响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