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

第77章 山茱萸肝肾之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7章 山茱萸肝肾之宝(1/7)

山茱萸泡茶喝具有以下作用与疗效

补益肝肾

-山茱萸归肝、肾经,能补肝肾之阴,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等有一定调理作用,可使肝肾得养,缓解身体不适。

-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遗精、滑精,山茱萸能通过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来改善,起到固摄肾精的功效。

收敛固涩

-其酸涩之性有收敛止汗作用,对于自汗、盗汗,能敛汗固表,使腠理致密,汗液得以固摄,尤其适用于体虚多汗者。

-山茱萸还能涩肠止泻,对于脾虚久泻、五更泄泻等,可通过收敛固涩作用,增强肠道的固摄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其他作用

-山茱萸中的有效成分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起到一定延缓衰老的效果。

-研究表明,山茱萸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有助于调节血压、血脂,还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山茱萸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帮助人体抵御外邪。

不过,山茱萸泡茶并非人人适宜,如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不宜服用。使用时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意见。

一、别名溯源

山茱萸,作为传统中医药领域中的珍贵药材,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诸多独特的印记,其别名就是其中之一。它被称为“蜀酸枣”,这个名字与它的形态和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山茱萸果实外形圆润,形似酸枣,且在古代,四川地区是其重要的产地之一,因此得名“蜀酸枣”。“肉枣”之名则源于其肉质饱满的果实,果实色泽红润,质地肥厚,恰似一颗颗迷你版的红枣,故而形象地被赋予了这个别名。“鼠矢”这个别名相对较为奇特,主要是因为山茱萸干燥后的果实形状细长,一端稍尖,与老鼠粪便颇为相似,因此民间便有了这样一个形象却略显另类的称呼。“鸡足”则是根据山茱萸果实的果柄形态来命名的,果柄短小且多分叉,看起来就像鸡的爪子,生动地描绘出了山茱萸果实的特征。这些别名不仅是对山茱萸形态、产地等特点的形象概括,也反映了不同地区人们对这味中药的独特认知和文化传承。

二、生长产地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