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隔山消白发与肾等的大用途(6/8)
山消的药性得到缓和,原本可能存在的寒凉之性有所减弱,同时健脾消食的功效得以增强。在临床应用中,对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病症,常使用炒制后的隔山消。其剂量一般与净制后的用量相仿,每日6-15克,不过由于其药性改变,对于一些体质较为敏感的患者,起始剂量可适当降低,从6克开始,根据患者的服药反应和病情变化,再逐步调整剂量。
酒制:酒制隔山消时,先按照每100千克隔山消使用10-15千克黄酒的比例准备好黄酒。将隔山消片放入干净的容器中,缓缓倒入黄酒,边倒边搅拌,让每一片隔山消都能均匀地被黄酒浸润。随后,将容器密封,让隔山消充分吸收黄酒,这个闷润的过程一般需要2-4小时。待酒被完全吸尽后,将隔山消片倒入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直至炒干。酒制后的隔山消,借助酒的辛散之性,能够更好地通达经络,活血通络、补肾的功效得到显着提升。在治疗风湿痹痛、肾虚腰痛以及跌打损伤等病症时,酒制隔山消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使用剂量上,一般每日为6-12克,因为酒制增强了其药力,相较于其他炮制方法,用量会相对减少。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剂量应控制在6-8克,避免药力过猛对身体造成负担。
蜜制:选用优质的蜂蜜,按照每100千克隔山消用20-30千克蜂蜜的比例。先将蜂蜜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小火加热,不断搅拌,使蜂蜜与水充分混合并炼制至起鱼眼泡的状态。然后将净制的隔山消片倒入锅中,与炼蜜充分拌匀,让蜜液均匀包裹在隔山消片上。继续用文火加热,翻炒至隔山消片表面呈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蜜制隔山消能增强其润肺止咳、补脾益气的功效。在治疗肺虚咳嗽、脾胃虚弱等病症时应用较多。剂量通常为每日8-15克,对于咳嗽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8-10克的剂量;对于脾胃虚弱较严重者,剂量可适当增加至12-15克。
醋制:以每100千克隔山消用15-20千克米醋的比例准备好米醋。将隔山消片与米醋拌匀,闷润3-5小时,待米醋被完全吸收。然后放入锅中,用文火加热翻炒,直至隔山消片表面颜色加深,质地酥脆。醋制后的隔山消,增强了其散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