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蒸汽机的应用(2/3)
搭货船或步行,总花费约500文-1两白银。所花费的时间,是七天以上。而官绅选择包车或舒适客船,费用约1-2两白银。
因此,京师到济南的客运价格,定得是一两银子一次,差不多花费一天时间而已。
这么一来,如果是满座的话,这个蒸汽火车全部拉人,并且有行李重量限制,那一次就拉大概五百人左右。
换句话说,这条铁路线上,最大的赚钱能力是,一天五百两银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就是十八万两千五百两银子。
当然,蒸汽火车肯定要检修,还有天气原因,客流不满等等,这个赚钱能力肯定要打个折。再加上各类运营费用,比如员工开支等等,一年估计能赚十万两左右。
等到第二条济南到京师的铁路修好,对开的话,再运货,大概估计,这条铁路线能赚二十万两银子一年。
听起来似乎不多,但是铁路所带来的效益,却是远不是表面上看到的。
比如说,修建铁路,不知道养活了多少铁路工人。铁路极大地减少了旅客、货物在路上消耗的时间等等。
当然,铁路的修筑,也有一些副作用,那就是会抢夺原本陆运和水运的生意,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铁路的开通,又会带动很多原本不出门的人的需求,不管是旅客还是货物,吞吐量都会大增,利好两地的百姓。
在这个大势之下,有的人,生活会比以前艰难,但是,更多的人,生活会过得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从隆庆四年开始,铁路要继续修,李文贵在蒸汽机作坊这边的重点,就转移到把蒸汽机应用到更多的场景去了。
比如,他之前有提过,把蒸汽机运用到船上。
海上且不说,只是内陆河的话,风浪更小,就很适合改装现有的大型船只,改为明轮船是最省心的。
而明轮船的最佳用武之地,就是长江上的横渡,以及逆流而上。因此,明轮船的造船厂,便是设到了南京那边去,和朝廷合股,在朝廷控制的南京造船厂进行改造,打造新式船。
另外,李文贵还尝试把蒸汽机应用到农事上。
如果是内燃机的话,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至于蒸汽机,其实也是可以的。
在原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