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庆典3(1/3)
此时的戚继光,英姿飒爽,眼神坚定,率领着他精心训练后的京营军卒缓缓走来。
他身后的京营军卒们,身着锃亮的板甲,板甲的每一片都经过精心锻造,衔接处严丝合缝,既能有效抵御攻击,又不妨碍行动。
他们头戴钢盔,钢盔上装饰着红色的缨穗,随着他们的步伐轻轻飘动。军卒们眼神坚毅,犹如猎鹰般锐利,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仿佛一道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感,彰显着他们的训练有素。
前排的军卒手中,握着崭新的燧发枪。枪身由精铁打造,表面经过特殊处理,泛着幽冷的光泽。枪托部分采用优质木材,经过精心打磨,手感舒适。
燧发枪代表着大明军事科技的巨大进步,它的出现,让大明军队在战场上拥有了更强的战斗力。
一开始,俺答汗等人还没察觉燧发枪的特殊,等到军队走近之后,特别是戚继光领着手下军卒向隆庆帝行握枪礼时,他们终于发现,这个燧发枪的特殊了。
蒙古人自己压根不会打造火铳,但是,他们长期和明军的交战中,不但见过也缴获过一些火铳的。因此,俺答汗肯定是见识过原本的火铳。
但是,他眼前所见的火铳,却是没有火绳,哪怕他刻意找了之后,也还是没有发现火绳。反而让他发现了,这些火枪兵的军卒腰间,都挂着一把匕首,而没有配备以往火枪兵所有的佩刀。
这匕首太短了吧,战场上近战如何能行?
俺答汗正有点疑惑呢,忽然就看到那明军总兵一声令下,那些火枪兵立刻动作整齐的下枪,然后从腰间摘下了让他疑惑地匕首,往火枪的枪口那一套,然后一旋转,那匕首竟然就固定在枪口了。
这一刻,俺答汗才恍然大悟。这匕首要是架在火枪上,那近战的时候,就类似长矛,就一点都不短了。
看着这些明军军卒重新端起枪,再次向隆庆帝敬礼之后,分左右两边沿着长安街扩散,让开了承天门前的空地。
此时,俺答汗又发现,这支明军是全火器军队!
虽然说,眼前的这支明军,人数不多,大概就四千左右。但是,之前听明国官员给皇帝禀告,可远不止这个数量。庆典上,不是全部军队出动,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