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第193章 线列步兵战术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93章 线列步兵战术(2/3)

很自然的认为燧发枪就是比火绳枪强,但实际上,燧发枪和火绳枪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用燧石击发,一个用火绳。”

“枪本身不会增加射程和威力,影响威力的是火药和弹丸。”

“早期的枪是滑膛枪,精度不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密集射击,但是火绳枪要命的地方就是火绳。”

“火药点火就着,如果距离太近,开枪时飞舞的火绳可能会点燃其他人的火药。”

“那清朝为什么不换成燧发枪?”李丽质更不理解了。

“环境因素和成本问题,首先说说两种枪的缺点,那就是怕水,其实只要使用火药的枪都怕水。”

“只不过后世工艺的进步,让火药没那么容易碰到水,雨天会熄灭火绳,同样的,燧石也打不着火,甚至燧发枪的击发率比火绳枪低,因为火绳枪是明火。”

“燧发枪唯一的优势就是方便一些,不需要注意火绳,只需要装弹,瞄准,射击。”

“火绳枪改燧发枪其实不是难事,但中原王朝兵多,如果都改,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而且清朝周边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和沙俄的那一战,清军出兵三千,沙俄一千。”

“这种程度的战斗,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不算什么。”

李丽质发现了问题:“欧洲那边国小兵少,改造起来更容易。”

“没错,不过就算如此,欧洲战场上也出现过弩,火绳枪和燧发枪在一支军队中同时出现,这也是人之常情,凑合凑合。”

“后世的俄国也用了t72和t64去打仗,不是t90不行,而是因为t64也可以打穿装甲。”

“美利坚有f22,但主力还是f16,一个意思,说白了就是钱的问题和环境因素。”

“对于清朝皇帝来说,内部的威胁比外部大,比如准格尔,三藩,如果是内战,武器都是一样,所以清朝就更没改造枪械的动力了。”

“但是古代欧洲不同,什么西班牙继承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七年战争,战争就会推动武器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也一样,什么商鞅变法,胡服骑射,一切都是因为需求问题。”

李丽质恍然大悟:“这就是没有形成密集线列步兵战术的原因啊。”

张彦点头:“没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