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第246章 噩耗传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46章 噩耗传来(2/3)

毕竟说出了那恶贼的名姓与斑斑劣迹,才能让人信服不是?

张应兴道:“此人人称高衙内,当真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棍,他仗着家里有点权势,平日里欺男霸女、草菅人命,无恶不作。

强占完他人的祖宅田产,还要强占人家女子,小姑娘大媳妇他都是连锅端。

无论是五六岁的男童女童,还是小娘子俏寡妇,但凡是他能看上眼的,非被他害个家破人亡不可。

老百姓看到什么赚钱生意做什么,他则是看到谁赚钱做掉谁,直接明抢人家的产业。

他害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鲁智深听了火冒三丈,他冷“哼”了一声,“这种货色被洒家遇到了、也是一铲子将其斩成两半的下场。”

鲁智深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借道而行了。

鲁智深和武松带着喽啰们又返回了二龙山。

半路上,鲁智深心道:‘都是高衙内,这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一个行侠仗义,一个恶贯满盈,他也配叫高衙内?’

之后他猛地一拍大腿,“卧槽,这高衙内,莫不是洒家认识的那个汴京高衙内?”

不怪鲁智深神经大条,毕竟姓高的人多了,在地方、随便一个小衙门的公子都敢称衙内。

这里距离汴京一千五六百里,实在不好联系到高世德身上。

何况高世德在鲁智深眼里算是个侠义心肠的人物,这就更对不上号了。

正因为高世德在汴京恶名昭彰,才勉强让鲁智深与他联系起来。

谈起汴京的高衙内,武松也是有印象的,“大哥,你说的高衙内可是高太尉的那个义子?”

“哦?贤弟也知道他?”

武大郎因为给高世德送过好几天的炊饼,在清河县也算小有名气,毕竟高世德深受清河百姓的爱戴,甚至因此连带着对武大郎的讥笑都渐渐消失了。

而大郎的店铺挂名‘炬公子’更沾了不少光,导致他的生意异常火爆。

武大郎到阳谷县探监,还埋怨武松没去追随高世德。

“小弟虽与他素未谋面,但家兄多次提及受了他恩惠,而且他曾邀请小弟做他的亲随,小弟本打算投奔的,只是后来发生一些事就给耽搁了,刚才张应兴说的高衙内和他应该不是一个人吧,毕竟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